中粘度共聚甲醛
F20-02/F20-03:标准牌号,适用于一般注塑成型,制作结构零部件1。
F15-33:中高粘度,均衡韧性与加工性,适合壁厚产品3。
F30-03/F40-03:低粘度/超低粘度,高流动性,适用于薄壁、复杂结构制品35。
高刚性与耐温系列
F10-03H/F25-03H:高刚性,改善机械性能,适用于高强度部件13。
F10-03HM/F20-03M:耐高温、耐湿性优异,适合高温高湿环境长期使用
选型决策流程
明确性能优先级
若需刚性:优先选择FG2030(30%玻纤)4
若需导电功能:唯一选择FA-201
若需加工流动性:FG2015优于高填充牌号2
工艺适配性评估
加工温度控制在190-215℃,避免超过220℃分解1
模温建议80-100℃,保压压力接近注射压力1
需使用耐磨螺杆,防止玻纤对设备过度磨损
玻纤增强牌号需注意:
环境适应性验证
高温环境:选择热变形温度≥160℃的FG系列12
耐候要求:需额外确认是否含抗UV添加剂(部分牌号如F20-03LOF具备低VOC特性)4
耐候牌号与其他系列性能对比
与标准级POM的差异
耐候性:普通标准级(如2010、3010)无抗紫外线设计,长期户外使用易老化开裂,而耐候牌号(如3013A、4563)可显著延长使用寿命13。
力学性能:耐候牌号在保持POM固有高刚性(比重1.41g/cm³)和耐疲劳性的牺牲部分短期冲击强度以换取耐候稳定性3。
与快速周期型的互补性快速周期型(如5050、7050)侧重成型效率,而耐候牌号更适合对环境适应性要求高的场景,二者可通过部件功能拆分实现组合应用,例如汽车中使用7050(内饰齿轮)和4013A(外部手柄)1。
基础定义与成分差异
F系列:属于未增强型共聚甲醛,分子链中不含玻纤等添加剂,通过调整分子量、结晶度等参数优化基础性能,如粘度、刚性、耐磨性等13。
FG系列:为玻纤增强型共聚甲醛,通过添加15%-30%的玻璃纤维提升材料刚性、硬度及强度,属于改性增强系列345。
关键性能对比增强方式 | 无玻纤,依赖自身分子结构优化 | 含15%-30%玻纤,通过物理增强提升性能 |
刚性与硬度 | 中等(如F25-03H高刚性) | 显著提升(如FG2025弯曲模量是F系列的2-3倍)34 |
密度 | 较低(约1.41-1.43g/cm³)1 | 较高(因玻纤填充,约1.56-1.70g/cm³)4 |
耐磨性 | 优异(如F25-03HT专为耐磨优化)3 | 较高,但玻纤可能加剧对磨件磨损 |
加工流动性 | 较好(如F30-03低粘度,适合复杂结构)3 | 较低(玻纤增加熔体粘度,需更高注塑压力) |
中国
中国POM韩国工程塑料总代理商(国标级)